陳:尊敬的老師們
夏: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早上好!
陳:我是校學生會副主席,高二年級的陳亦冰
夏:我是校學生會主席團秘書,高一年級的夏陽,很榮幸由我們來主持今天的晨會
陳: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今天的升旗手,一位是來自初二年級的程一帆同學,他在班里擔任宣傳委一職。在生活中,他敬愛教師、團結同學;在課堂上,他思維活躍、認真聽講;在課后,他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任務。他的座右銘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span>
夏:另一位是來自初二年級的劉子悅,作為班長和語文課代表,她對于同學們的疑問有求必應,平時遵守紀律,學習自覺認真,在各方面都能以身作則,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她的座右銘是:Time will never change and stop for any person
陳:五千年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百家爭鳴,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夏:優良的傳統文化,融匯了古人大量的智慧,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它見證了一個民族的發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也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
陳:傳統文化不僅影響了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也推動了人類進步和世界文化發展。
夏:接下來有請校學生會文娛部副部長,高一年級的付翊萱同學,請她談談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掌聲歡迎。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學生會文娛部副部長付翊萱,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弘揚和堅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沉積和文化底蘊。從唯美的楚辭,到規整的漢賦,從絢麗多彩的唐詩,到輕歌搖曳的宋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還孕育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精神;”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尚氣節;”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傳統美德。這些都是古人心血與思想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這些優秀的文化成為連結各族人民的精神和力量,成為中華民族的支柱。
中華傳統文化有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其成為指引著我們前進方向的明燈。我們新一代的青年,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要堅守它。
堅守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礎,是一個民族不被全球化的洪流所淹沒、不被文化入侵所同化的根本,也是一個人不忘根的底線?,F今世界,信息通訊如此發達,人們很容易便可以對世界另一端的文化習俗了如指掌,因新鮮感而為之癡迷,甚至將其作為自己所追求的文化宗旨,而忘記自己本應代表的東西,便等同于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屬性和偉大的文化寶藏,便等同于淪為世界文化融合中一顆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棋子。不堅守,只會在文化沖擊中成為一只毫無方向的沒頭蒼蠅,到頭來成為文化交流中可悲的犧牲品。只有堅守傳統文化,我們才能不忘本,才能活出民族特色,讓自己的文化瑰寶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同學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不變的榮光,她的一縷墨香需要我們共同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去傳承她的滋養,成就她最燦爛的輝煌。
陳:感謝付翊萱同學的分享。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家園。
夏: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陳: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中國”的重要內容。
夏:接下來有請校學生會主席,高二年級的陳陽燾同學,請他談談對于文化傳承的看法。掌聲歡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校學生會主席陳陽燾,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傳統文化,熱愛與展望》。
漫漫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祖國母親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光輕泛的雙眸,國畫、書法和曲藝展現出她曼妙的身姿,而傳統節日更是描繪出她靈動飛揚的神采,而這些都屬于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等于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全體中華兒女尋根溯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標識。中華民族之所以幾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歷經磨難,一次次鳳凰涅槃,成為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觀,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根植于民族基因的偉大精神支撐和崇高價值追求!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者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但當面對韓國“端午節”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印度尼西亞將“皮影戲”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對無數西方節日的滲透性興起與部分中國傳統節日無形的沒落。我們作為當代中國青年,是否有去思考過我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熱愛與傳承的缺失?
曾有人說:“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淪喪就是文化的淪喪,文化的淪喪就是民族精髓的淪喪。”偉大的祖國母親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無價的文化遺產,而那鏗鏘有力的“傳承開拓”現在正需要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去付諸實踐。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能看到很多仁人志士投身于他們所熱愛的中華傳統文化,并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繼承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折扇手機應用軟件以精美的畫面從選竹開始以交互式的游戲形式向廣大群眾展現折扇的制作過程與折扇制作者的匠人情懷,每日故宮應用軟件讓故宮文物的細節與故事深入人心。不止如此,包括我們熟知的李子柒、中國詩詞大會,春晚破圈的《只此青綠》舞蹈,都在以各自的形式在各種方面傳承并向我們傳遞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中華傳統文化的華章在時代的傳遞下交到了我們的手上,我們將以更加強烈的熱愛向未來展望,不負這卷卷書香!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陳:感謝陳陽燾同學的發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各族兒女的強大精神力量。
夏:傳統文化早已融入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而我們也更應該傳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陳:“文化興,則民族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
夏:讓我們從今天起,盡己所能,在一言一行中繼承優良傳統,傳承民族文化,深深的銘記我們血脈中噴薄的中國精神。
合: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