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一課”是南京外國語學校尚媛媛老師為首發起的歷史課程,對即將走出國門留學的高中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心懷祖國,不忘歷史,無論到哪里求學,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在南京。
3月21日,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國際部高二學生在班主任楊一鳴老師和國際部負責人洪嫄老師帶領下,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了為期半天的紫金草和平學校和平課程。
早上8:30,我校十二名學生進行了和平鐘撞鐘儀式,共撞13下,象征著國難日12月13日這一日期。隨著莊嚴肅穆的鐘聲響徹天際,我們一天的和平課程開始了。
接著,講解員帶領我們走過黑暗的大廳,這黑暗象征著大屠殺地獄般的日子。在這里,我們見到了很多國家級史料和萬人坑,這些真實史料令我們非常震撼。
然后,我們走到了光線較為明亮的大廳,這里的光明象征著在那段地獄般的日子里,國際友人對南京難民的援助。
上午的參觀后,和平學校的老師帶領同學們默哀,獻花。
之后,研究所的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關于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講座課。在這次講座中,研究員老師用豐富的史料引起同學們的思考:為什么戰火燃燒到南京?為何在南京做出如此暴行?通過史料的展現、討論,同學們深入思考,逐漸理解了南京慘案背后的歷史,特別是遇難同胞的現狀。
同學們的總結非常深刻,“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最后老師的講話提到了“行前一課”系列課程和南外的淵源,提出對同學們的希望:以自己的力量,無論大小,對國家做出貢獻。
高二國際孫寧蕊同學感言:
從小學開始,我幾乎每年都會來到紀念館學習。能夠在出國之前再次來帶紀念館參觀,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是非常有意義的。我會把這段歷史告訴外國的同學和朋友,告訴他們我們南京人都十分熱愛和平。